當前位置:首頁 >  科技 >  移動互聯 >  正文

這些車企在企業(yè)微信里,裝上高速的“組織引擎”

 2022-12-13 17:42  來源: A5專欄  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

  阿里云優(yōu)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

“這真是一場驚險之旅。”

今年7月,胡先生一家疾駛在若羌縣羅布泊鎮(zhèn)國道上,迎面突然沖出一輛大型貨車……為了避讓,胡太太駕駛的極氪001撞上了路邊的石墩,兩個輪胎直接報廢。

在人跡罕至的無人區(qū),保險公司鞭長莫及,只能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先拖車到就近城市。百愁莫展之時,胡先生想起來車輛交付的時候,極氪售后人員用企業(yè)微信加過他,于是便嘗試用微信聯系極氪售后的「企業(yè)微信」極氪橙。

沒想到,極氪橙直接秒回,還立即用企業(yè)微信拉了一個12人的救援群進行協助。十幾個小時后,胡先生一家成功到達庫爾勒極氪服務中心,一場距離600多公里的救援成功實現了。

這一次遠程救援,其實也是車企于數字化時代轉變用戶服務模式的一個縮影。關鍵時刻,企業(yè)微信扮演著極氪連接用戶的關鍵角色,幫助極氪完成對用戶的精準服務。

眼下,對于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來說,跟用戶實現“零距離”直連,也就是DTC,進而快速響應用戶需求的模式變得愈加流行和重要。

一場新的驚喜之旅開始了!

以用戶為中心的“關鍵先生”

新能源車企們連接用戶的身影,不只在人跡罕至的無人區(qū),也在熱鬧非凡的鬧市區(qū)。

過去在燃油車時代,車企跟用戶之間的鏈條過長,中間往往隔著4S店以及其他經銷商,很難直接連接用戶進行溝通。用戶體驗反饋,往往要等4S店層層傳達、或者花半年時間輸出一份市場調研報告,體現在產品改良上相對緩慢。現在不少新能源車企直接在商場1樓人流密集的位置開設了直營門店,意向用戶可以直接體驗。

為什么需要跟用戶實現更近距離的連接?因為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,汽車交付后并不意味著結束,后續(xù)還存在軟件升級優(yōu)化、產品迭代等多個售后環(huán)節(jié),這些都需要和用戶實現更緊密的溝通互動,更直接掌握消費者反饋。另外,除去中間商后,產品價格更透明,更利于品牌服務。

在連接用戶這件事上,在人流如織的商場1樓開體驗店,只是第一步,但還不夠。

顧客離店了,車企想再次觸達,是很難的。所以,有的新能源車企進一步往線上走:在體驗店,顧客試駕了比亞迪、極氪、零跑……之后,他們的銷售人員都會掏出手機,用企業(yè)微信加顧客的微信,跟用戶在線上實現“零距離接觸”,快速響應需求、優(yōu)化產品體驗,在服務好用戶的同時自身也取得明顯增長。

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賽道里,增長最突出的就是:極氪。在起步晚、門店少、僅有1款車型的情況下,它拿下不俗的成績:

從成立到完成5萬輛極氪001的交付,不到一年的時間,超過“蔚小理”等造車新勢力,刷新中國高端純電動品牌首款車型交付記錄。同時,今年11月極氪001共交付約1.1萬輛,同比增長447.3%,環(huán)比增長8.8%。這已經是極氪001交付量連續(xù)5個月實現環(huán)比增長。

這些業(yè)績背后,離不開極氪對用戶需求的快速響應,優(yōu)化著服務體驗。

“快速響應”看似簡單,其實面臨很大挑戰(zhàn)。比如,從顧客進店咨詢開始,極氪就會邀請對方添加店員的企業(yè)微信,與他們直接建立聯系,加完好友后許多用戶希望大小問題都能實現“快速回復”,如果遲遲沒有響應,反而在拉高用戶的期望值后讓他們失望,造成較差的服務體驗。

尤其汽車服務會有非常多復雜的問題,一線服務人員如何才能做到秒回呢?

極氪發(fā)現,許多用戶提出的80%的問題其實都是類似的,于是就在企業(yè)微信里建立了一個“極氪知識庫”,一線客服可以從極氪知識庫里迅速找到答案,比如“高速救援需要收費嗎”,這類被經常問到的問題,實現對用戶的快速響應。

還有20%的非常規(guī)問題,一線客服在企業(yè)微信里把問題流轉到極氪的相關部門,然后拉群解決,比如上文提到的新疆無人區(qū)救援案例就是一個典型。極氪用企業(yè)微信一直服務車主的整個周期,包括意向階段、交付階段,交付完成后等等。比如在交付完成后,極氪會在社區(qū)運營群做活動,送福利。即使對接的客服離職了,企業(yè)微信的離職繼承功能,也能確保企業(yè)能安排新的客服接替,服務不中斷。

除了快速響應和直接服務用戶需求,極氪還讓用戶直接參與到造車流程里來。

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表示要“與用戶共創(chuàng)下一臺車”。共創(chuàng),無疑能夠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,同時提升用戶對車企的好感度。但在過去的燃油車時代,車企跟用戶共創(chuàng)是難以想象的,畢竟彼此之間的供應鏈條太長,等4S店層層傳達,效率低、溝通成本太高,但是極氪很好地做到了。

今年,極氪通過企業(yè)微信社群等線上渠道,收到了3000多條車主反饋。極氪有很多重要升級,都跟用戶反饋有關聯。比如相當于四驅的“雙百組合”電機布局。極氪利用社群等渠道,跟用戶保持直接、及時且有效的溝通,進而跟用戶實現產品共創(chuàng)。

透過極氪的經營模式,其實能夠感觸到新能源車企的經營思維需要進行重塑,因為大背景改變了:在如今各行業(yè)天平偏向用戶的形勢下,已經進入從“企業(yè)為中心”轉到“用戶為中心”的時代。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行業(yè),許多車企帶有明顯的互聯網烙印和打法,更需要緊緊錨定用戶。

如何真正做到“用戶為中心”?這就需要車企一方面能夠快速響應需求,把用戶服務做到極致;另一方面離用戶足夠近聽得見需求,反哺產品創(chuàng)新進而創(chuàng)造增長點。而要想推行“用戶為中心”,背后必然需要一支高效、敏捷的組織支撐。

跟極氪一樣,比亞迪、廣汽埃安、“蔚小理”等新能源車1月-10月交付量十強已在供應鏈升級或用戶服務中,全面用上企業(yè)微信。在這里,他們力圖建立敏捷性組織,在將消費者服務做到極致的同時,還在提升內部員工和外部供應鏈管理。

“二維動力”下的內外提效

汽車,被當作工業(yè)化時代的“明珠”,一些人對其印象停留在傳統的工廠、車間、機床上,主要以線下為主。

其實在如今數字化和高度分工的時代,新能源車企變得更“輕”了:內部員工和外部供應鏈都在往線上走,并打造出一支高效敏捷組織。

目前極氪擁有1萬多名員工,分別在杭州、上海、寧波等地,銷售團隊和供應鏈遍布全國。這就對員工協同、內部信息的高效流轉提出高要求。如果協同不暢,整個企業(yè)的運轉效率就會降低。在新能源這個激烈廝殺、爭分奪秒的行業(yè),效率就是企業(yè)的生命線。

極氪早就洞察到這一點,成立之初就開始思考,一定要用數字化工具,提升組織協同的效率。

在內部管理軟件方面,一開始極氪是多個軟件并用,內部員工聊天用自研的一套,開會就用第三方軟件,和車主溝通用的是企業(yè)微信。每個員工都在多個軟件之間來回切換,每次都要輸入不同的密碼,相互之間數據也不打通,效率很低。最終極氪選擇了企業(yè)微信,一端直連微信上的用戶,另一端成功的連接企業(yè)內部各部門、供應鏈,大大提升內外信息傳遞的速度和管理的安全性。效率的提升,往往體現在細節(jié):

首先是減少異地出差,把溝通搬到線上。

以前,不同部門要對齊生產進度、銷售進度,靠出差,成本高、效率低?,F在,極氪團隊會把例會、產銷協同會都搬到線上。用其他軟件線上開會,又有不同的痛點,比如泄密很難追溯。但是企業(yè)微信在線會議,不僅能方便的把各個部門參會人一次性拉進同一個會議,還很安全。會上共識,比如分工、負責人等,極氪會用在線文檔記錄下來,確保后續(xù)落實。在不同的城市同步推進項目,速度有了質的飛躍。

其次,就是養(yǎng)成"異地團隊也能隨時隨地交流"的習慣。

極氪團隊的不同部門在討論方案時,已經習慣點擊企業(yè)微信的「快速會議」一秒拉起一個會,與異地同事拉通信息。有些地方不太容易說明白,通過一鍵投屏功能投屏會議材料,大家就能看見同一個屏幕,跟平時線下開會并沒有兩樣。

另外就是用數字化確保精確度。

造車,是“高精密”產品,對數據的要求極其嚴格。在開會過程中,涉及到技術參數細節(jié)的調整,精細到毫米、微米,都不容許有一絲錯誤。所以,關鍵的討論,團隊就會用企業(yè)微信會議自帶的「會議錄制」,把討論過程錄下來,方便隨時核對。

在內部員工的提效之外,新能源車企還在提升外部供應鏈的協同。而供應鏈的問題說到底,其實是信息傳遞的協同問題。

一輛汽車從生產到交付,背后是上游無數供應商的生產,運輸、組裝、測試,以及下游無數的經銷商,最后交付給用戶。這中間涉及到密密麻麻的信息網絡,協作成本太高。盡管難,但極氪卻很好地完成了。

在供應鏈的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,極氪給用戶了提供“157萬種選擇”,讓他們能隨意組裝自己的車飾、沙發(fā)、輪子、外殼等等,相較之下傳統汽車最多只能提供1000種。截至目前,極氪交付的6萬輛車里,絕大多數是用戶個人定制的。這驗證了極氪的“柔性制造能力”,也驗證著極氪內部和供應鏈之間的“協作能力”。

這種協作能力的提升,本質是信息流轉速度的提升。今年,極氪在企業(yè)微信上的在線會議總時長達到了51萬小時,在線文檔數超過了17.2萬篇。就是說,平均每天都要開2000多場線上會議,每天都要新增2000多個協同文檔。如此高頻的數字,背后是一個龐大的公司像齒輪般嚴密運轉的結果,而企業(yè)微信,就是支持齒輪運轉的潤滑油,不卡頓、夠暢通、有效率。

在供應鏈的經銷商環(huán)節(jié),零跑汽車同樣在使用數字化工具提升效率?;谄髽I(yè)微信上下游的跨組織能力,零跑汽車鏈接了490家門店,將直銷+經銷協作打通,幫助經銷商對外擁有更專業(yè)的服務。

零跑汽車一個經銷商的一線銷售要想獲得車型相關知識,沒用企業(yè)微信之前,需要跟主機廠溝通的情況里,資料需要5道轉手(總部-負責人-城市經理-經銷商店總-門店一線銷售)。用企業(yè)微信后,總部的車型資料可以一鍵下發(fā),門店一線銷售,在企業(yè)微信里就能直接看到,更為高效。

新能源車企利用數字化工具實現的內外高效協同,其實跟德國提出工業(yè)4.0的「二維戰(zhàn)略」一脈相承:

縱向連接管理的敏捷度,保障從高層管理者到基層員工信息的快速暢達。

橫向連接市場的敏感度,加強企業(yè)內部與上下游產業(yè)鏈的連接與協同。

在“橫縱”兩個方向上利用企業(yè)微信發(fā)力,新能源車企會形成一個敏捷型組織,無疑能創(chuàng)造新的增長點。

關鍵先生的“網絡勢能”

中國的新能源汽車,已經進入更為激烈的下半場征程。

在這場征程里,許多車企都在開啟“生態(tài)布局”,蔚來做手機、小鵬造飛行汽車、比亞迪更是打造了全生態(tài)閉環(huán)。

“生態(tài)”思路在互聯網領域并不鮮見,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又是何種邏輯?

事實上,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必然是智能汽車。誰能更多地掌握智能汽車底層模式中的大數據,誰就能夠通過數據迭代提升產品功能和性能,捕獲更多用戶擴大市場份額。如何獲得更多數據?這就需要車企們建立更為龐大的業(yè)務生態(tài)。

而要建立生態(tài),就需要在外部用戶、供應鏈上實現更廣泛的連接,發(fā)揮網絡效應,同時內部員工也要更廣泛的連接形成強勁的組織能力,最終壯大自己的生態(tài)圈。

在外部用戶的網絡連接上,AITO問界基于微信生態(tài)廣告+企業(yè)微信轉化鏈路,在營銷廣告里插入企業(yè)微信二維碼,精準識別銷售線索,從而得到超越同行的廣告ROI與營銷效率,企業(yè)微信鏈路的試駕成本降低了一半。

受益于跟微信的連接,企業(yè)微信實際上在私域用戶規(guī)模上形成了巨大潛力。截止今年上半年,企業(yè)微信上的真實企業(yè)與組織數超1000萬,活躍用戶數超1.8億,連接微信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。

這意味著新能源車企能通過企業(yè)微信,直連微信上的消費者,構建龐大的私域用戶網絡,提供直接、有溫度的服務。

跟用戶網絡比起來,供應鏈、經銷商的網絡連接同樣不容易。眼下的比亞迪不僅產能在擴張,經銷網點也在大規(guī)模增長——從2021年的2000多家網點,增長到今年9月的3855家。如何連接更多網點,還能讓銷售和服務同步跟上,保持高效協同就成為一個難題。

如今比亞迪各經銷商門店,就使用微信視頻號矩陣與企業(yè)微信聯動,將銷售端的網狀效應發(fā)揮極致,實現產銷服一體化協同。這得益于今年企業(yè)微信發(fā)布4.0版本,新增微信客服,打通和視頻號的連接。

同時,企業(yè)微信融合的騰訊會議、騰訊文檔等功能,也被比亞迪深度運用在內部員工的網絡連接上。目前比亞迪員工人數約60萬人,如此龐大的組織在對外輸出能力時,需要更為多元高效的數字工具助力。比亞迪全員在企業(yè)微信上進行內部協作辦公、敏捷協作,實現消息流與業(yè)務流的互通,“大象”也能輕盈轉身。

歸根結底,新能源車企生態(tài)圈的擴大,一方面需要它們在其他平臺上連接更多的潛在用戶和供應鏈成員,形成一張網絡納入到生態(tài)圈里。另一方面采用多種高效工具,加強員工的高效協同,形成更為強勁的員工網絡。這些動作背后,需要有一只更為高效敏捷的組織。

此前,國家電網、中國石油、中交建等“國字頭”大型企業(yè)已大量使用企業(yè)微信,這股風潮也蔓延到了新能源汽車、智能制造、高精尖等行業(yè)。今年,新能源造車的交付10強都在使用企業(yè)微信,從內部協同,到與上下游供應鏈的連接,再到服務車主。企業(yè)微信這樣的數字化工具,正在讓傳統的汽車制造行業(yè)釋放出更大的潛能。

數實融合,已經成為各大企業(yè)的共同主題,也是在順勢而為。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統計顯示,中國數字經濟規(guī)模從2012年的11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超45萬億元,排名世界第二。

助力實體企業(yè)數字化的企業(yè)微信,成為數字經濟上一支不可獲缺的力量,其自身的市場份額也在持續(xù)增長。

站在價值地板上與時代共舞的企業(yè),才能拿到時代紅利。

申請創(chuàng)業(yè)報道,分享創(chuàng)業(yè)好點子。點擊此處,共同探討創(chuàng)業(yè)新機遇!

相關標簽
企業(yè)微信

相關文章

熱門排行

信息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