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為社會品牌:
社會品牌分國際品牌,國內品牌,分鏡架,鏡片,太陽鏡等品類;眼鏡行業(yè)長期以后是非常依賴社會品牌銷售獲取利潤,客觀的說國際品牌幾十年來在全中國的眼鏡店渠道銷售,雖然眼鏡店賺了一點點利潤,但在利潤的背后是品牌植入消費者心智,最終的大贏家是品牌擁有者。這個包括鏡架、鏡片,太陽鏡都是一模一樣。我們的眼鏡店只不過賺取一點利潤差價而已,還存在者庫存的積壓。大量的眼鏡店最終是賺不到凈利潤,賺到一些庫存而已。
社會品牌利與弊:
由于社會品牌的強勢,每年的訂貨會都玩起來搭售模式,眼鏡店要采購某些熱門品牌眼鏡,首批開戶數(shù)量必須達到品牌商的要求,然后再搭售非熱銷的品牌同等數(shù)量,有些品牌還搞邀請制,去門店實地考核等高要求,每個月必須要完成多少量,利的一面是消費者對品牌有一定的依懶性,弊的一面就是以上的庫存讓你無法消化。市場上款式重疊,價格戰(zhàn)激烈,采購成本高,利潤率偏低,售后服務慢,消費者滿意度低,返修率高等缺點。一切對消費者體驗不滿意的都是我們眼鏡店在默默承擔。
為品牌抬轎的后果:
經(jīng)過幾十年的眼鏡店零售店給品牌商抬轎以后,在國內消費者積累了大量的用戶,在2017年4月某行業(yè)巨頭采取了非常極端的手段,一刀切的對全國所有眼鏡零售店采取新的合作模式,對過去的合同一概不認,不授權,不退貨,不維修,返利扣點,并且不讓你銷售,但要所有零售商必須按期還款,這個霸道的力度是絕無僅有,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。其實這些品牌這樣做有非常明確的目的性,等你給我銷路徹底打開以后,及時收回產(chǎn)品銷售權,而自己直接開起了品牌直營店,目前好幾個品牌做開始布局品牌直營店,比如:某朋、某龍、某什么蒙、某什么路的鏡片,全面在天貓,京東開旗艦店直營銷售,而線下實體店品牌專賣店也開始布局,每個品牌都眼鏡開出來幾十家品牌專賣店,讓原來銷售品牌越多的眼鏡店老板越痛苦,因為品牌商把你客人搶奪掉。所以,有今天的現(xiàn)象一切都是我們眼鏡店培養(yǎng)出來的結果。
改變策略是唯一出路:
有道是溫水煮青蛙,眼鏡零售店在2017年遭遇了當頭一棒的時候,有部分眼鏡零售商清醒過來,紛紛開始自營去工廠下單,重新開始培育自己的品牌。而原來幾十年來培育出來的市場份額,消費者認知度,消費習慣,所有一切結果是拱手相讓給品牌商,因為品牌商給你斷貨。甚至就在你區(qū)域開品牌直營店。所以,我們呼吁眼鏡零售商一定要徹底醒悟,及時調整來培育自己的品牌,做到品質,利潤,消費者,安全度等多維度的長期經(jīng)營戰(zhàn)略為己任。畢竟與顧客面對面溝通的主動權還是把握在我們眼鏡零售商這里。再也不要做吃力不討好事。
申請創(chuàng)業(yè)報道,分享創(chuàng)業(yè)好點子。點擊此處,共同探討創(chuàng)業(yè)新機遇!